<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培訓資料及講義 » 正文

    解讀標準中的菌種復蘇、傳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08  來源:藥物微生物檢驗公眾號
    核心提示:解讀標準中的菌種復蘇、傳代

    【文章來源】藥物微生物檢驗公眾號

    藥品中的成分復雜,包括有效成分、輔料(淀粉、糊精、色素等),這些成分當中的有機物很容易遭受微生物污染。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檢測是評價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微生物檢測的過程中,菌種保藏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使用正確的方法對菌種進行保藏可以有效地避免菌種的死亡、退化和污染,便于生產及科學研究。國家也頒布了相應的法規和標準。

    一、菌種的復蘇

    1.制備菌懸液母液:根據微生物的種類,向凍干菌種管中加入適量適合微生物生長的培養液(如表1.1[1] 注意是液體培養基),混合均勻

    表1.1 不同菌種適用的液體培養基

    菌株種類

    培養液

    細菌

    營養肉湯

    白色念珠菌

    沙堡液體培養基

    分枝桿菌

    蘇通綜合液體培養基

    黑曲霉菌

    麥芽浸膏營養肉湯培養基

     

    2.將菌懸液按照合適的比例加入到含有培養液的試管中,根據微生物的種類確定培養溫度和培養時間(表1.2)[1],進行菌種復蘇。培養后的微生物為第1代培養物。

    表1.2 不同菌種的培養溫度和培養時間

    菌株種類

    培養溫度

    培養時間

    一般菌種

    36 ℃±1 ℃

    18 h~24 h

    黑曲霉菌

    30 ℃±1 ℃

    42 h~48 h

    二、菌種傳代

    1.根據菌株種類選擇合適的固體平皿培養板(如表2.1[1]注意是固體培養基),取第1代培養物進行劃線接種,并在適宜溫度和培養時間下培養。平皿上長出的菌落為第2代培養物。

    表2.1 不同菌種適用的固體培養基

    菌株種類

    培養液

    細菌

    營養瓊脂培養基

    白色念珠菌

    營養瓊脂培養基

    分枝桿菌

    改良羅氏培養基或其他商品化分枝桿菌專用復合瓊脂培養基

    黑曲霉菌

    麥芽浸膏瓊脂培養基

    2.在含有第2代培養物的平皿上挑取典型菌落,接種到相應的培養基平皿或斜面上,在適宜溫度和培養時間下培養(表2.2)[1],記為第3代培養物。

    表2.2 不同菌種的培養溫度和培養時間

    菌株種類

    培養溫度

    培養時間

    一般菌種

    36 ℃±1 ℃

    18 h~24 h

    分枝桿菌

    36 ℃± 1℃

    72 h

    黑曲霉菌

    30 ℃±1 ℃

    42 h~48 h

    3.按照上述方法將菌種培養至所需代數即可。

    三、流程示意圖

    圖片編輯_05(1)

    四、操作要點

    1.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很重要。

    2.全程無菌操作,避免污染。

    3.培養時間不要過長。

    4.信息標注很重要(菌種名稱、菌種號、代數、傳代日期等)。

    五、參考文獻

    [1]WST683-2020 消毒試驗用微生物要求

    具體的操作細節依據標準即可,小編就不贅述了。需要WS/T 683電子版的小伙伴記得關注公眾號后,加小編微信好友領取哦!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藥物微生物檢驗”公眾號!---

    ---小編微信:13361342702 李老師---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關鍵詞: 標準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1.0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