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檢驗技術 » 培訓資料及講義 » 正文

    立夫特山谷熱實驗室診斷與結果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2  來源:實驗室資訊網
    核心提示:立夫特山谷熱(Rift vally fever,RVF)為一種人畜共患性疾病,發生于南非、肯尼亞及埃及。該病經蚊傳播,主要侵襲對象是牛、綿羊
     立夫特山谷熱(Rift vally fever,RVF)為一種人畜共患性疾病,發生于南非、肯尼亞及埃及。該病經蚊傳播,主要侵襲對象是牛、綿羊和山羊,病死率高尤以新生家畜為甚。人僅在接觸病死畜的血液、器官和組織時受染,也可經實驗室感染。立夫特山谷熱病毒屬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為一種單鏈RNA病毒。病毒經蚊叮咬進人人體后,首先在原代感染灶的鄰近組織增殖后人血形成病毒血癥,全身所有組織器官均受染,尤以肝實質細胞更易受累并出現具有特征性的嗜伊紅性變。大多數內臟可見局灶性病毒感染和炎癥,最常見的有腦炎和視網膜炎。
    人立夫特山谷熱潛伏期2—7d,一般為3—4d。起病急、寒戰、高熱、肌痛,尤以背、關節和頭痛為甚。本病主要死于腔道大出血,同時伴有深度黃疽,肝腎功能不全。
    [實驗室診斷]
    1.特異性檢查
    (1)血清學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檢測病毒抗體。
    (2)病毒分離。
    2.非特異性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和常規生化檢查。
    [結果分析與判斷] 
    1.血清學試驗 取雙份血清作補體結合或中和試驗抗體檢測,呈4倍以上升高者為陽性,有利于診斷。
    2.病毒分離 取急性期患者咽部沖洗液或糞便,接種于地鼠或雞胚卵黃囊中,或用細胞培養分離得到病毒而確診。
    3.非特異性檢查 白細胞在病初1—2d有輕度升高或正常,以后減少至2.0×109/L以下。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尿常規有少量蛋白尿,也可有血尿。患者血清ALT、AST明顯升高可達1 000U/L以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850 second(s), 202 queries, Memory 1.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