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生活飲用水中微生物的檢測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7
    核心提示:檢測依據:GBT5750.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水樣的采集和保存》GBT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微生物指標》本

    檢測依據:

    GBT5750.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水樣的采集和保存》

    GBT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微生物指標》

    本文主要包含

    1.生活飲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標

    2.水樣采集規則及注意事項

    3.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的測定方法

    4.對所檢測水樣的綜合分析

     

    生活飲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標


    項目

    單位

    限值

    說明

    總大腸菌群

    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檢出

    一般性污染

    大腸埃希氏菌

    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檢出

    指示糞便污染

    菌落總數

    MPN/100mL或

    CFU/100mL

    100

    一般性污染


    菌落總數

     

    lmL水樣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在有氧條件下36℃士l℃培養48h后,所得lml水樣中的菌落總數.


    檢測意義:作為一般性污染的指標,即評價被檢樣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和安全性。水樣菌落總數越多,說明水被微生物污染程度越嚴重,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越大,但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

     


    總大腸菌群

     

    指一群在36℃1℃培養24h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檢測意義:作為糞便污染的指標。水樣總大腸菌群的含量,表明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間接地表明有腸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微生物指標常規檢驗流程圖

     

    一、水樣采集


     

    采樣原則:所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

    采樣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不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測組分不與待測組分發生反應。保證從采樣到分析期間樣品各組分的濃度不發生改變。

    微生物樣品必須按一般無菌操作的基本要求采集,并保證在運送、貯存過程中不受污染。

     

     

    自來水水樣:先將自來水龍頭用火焰燒灼3min滅菌再開放水龍頭使水流5min(經常用水的水龍頭放水1~3min)后,采集水樣于無菌玻璃瓶,約占瓶容量80%,以便搖勻水樣。

     

    水源水水樣:選有代表性的地點及可疑地方,一般距水面下10-15cm采集,采樣后在水中改好蓋子,再從水中取出。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

    2.做好標記:采得水樣后應立即記錄水樣名稱、地點、時間等內容。

    3.從速送檢。水樣從采集到檢驗不應超過2h,在0~4℃下保存不應超過24h。

     

     

    二、菌落總數測定-平皿計數法


     

    所需培養基和試劑:營養瓊脂、9ml無菌生理鹽水管。

     

     

    自來水水樣檢測

     


     

    操作步驟:

    1.以無菌操作方法用滅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滅菌平皿中。

    2.傾注約15mL已融化井冷卻到45℃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并立即旋搖平皿,使水與培養基充分混勻(每次檢驗時應做一平行接種,同時另用一個平只傾注營養瓊脂養基作為空白對照)

    3.待冷卻凝固后,翻轉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1℃培養箱內培養48h±2h,進行菌落計數,即為水樣1mL中的菌落總數。

    4.培養完成后,用眼睛直接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

     


     

    實驗數據處理:

    若菌落數在100以內時按實有數報告,大于100時,采用兩位有效數字,在兩位有效數字后面的數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計算,為了縮短數字后面零的個數也可用10的指數來表示(見表1)。

    國家標準(GB5749-2022)規定生活飲用水菌落總數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

     

     

     

    水源水檢測



     

    操作步驟:

    1.以無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注入盛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稀釋液。

    2.吸取1:10的稀釋液1ml,注入盛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0稀師液,按同法依次稀釋成1:1000,1:1000釋液等備用(如此遞增稀釋一次,必須更換一支1m滅菌管)。

    3.然后用無菌極管取稀釋的水樣和2個~3個適釋度的水樣1mL,分別注入滅菌平皿內。之后操作同自來水水樣的檢驗步驟。

     

     


     

     

    試驗數據處理:

    計算平均菌落數,首先選擇平均菌落在30~300之間者進行計算。

     

    計算方法和報告方式:

     

    一般水源水中菌落總數與水清潔程度的關系:

    水的類別

    最清潔水

    清潔水

    不太清潔水

    不清潔水

    極不清潔水

    菌落總數CFU/100mL

    10-100

    100

    -1000

    1000

    -10000

    10000

    -100000

    >

    100000

     


     

     

    注意事項

     

    1.菌落總數測定中,應選擇合適的稀釋度進行(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規定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因此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進行培養)

    2.各稀釋管、相應半皿做好標記。包括:水樣名稱、稀釋度、時間、小組。

    3.嚴格無菌操作進行水樣稀釋時,每一稀釋度均需更換吸管。

    4.傾注時,要注意營養瓊脂的溫度。

    5.傾入瓊脂后要混勻,待瓊脂凝固后倒置培養。

     

    三、總大腸菌群測定


     

    所需培養基和試劑:乳糖蛋白胨培養液、雙料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伊紅美藍培養基。

     

     



     

    多管發酵法步驟:

    初步發酵試驗:采用乳糖蛋白培養液36℃±1℃培養18-24h觀察產酸產氣情況。

     

    平板分離:

    將產酸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于36 ℃士1℃培養箱內培養18 h~24 h,觀察菌落形態,挑取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

    --深紫黑色.具有金屬光澤的菌落﹔

    --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的菌落﹔

    --淡紫紅色、中心較深的菌落。

     

    復發酵證實試驗:

    經上述染色鏡檢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同時接種乳糖蛋白豚培養液,置36 ℃士1℃培養箱中培養24h士2h,有產酸產氣者,即證實有總大腸菌群存在。

     

    結果報告(MPN):根據 GB5750.12-2022 所附檢索表報告結果。

     

     

     

    初發酵、復發酵試驗結果

     

     

     

    大腸菌群在EMB平板上的典型特征

     

     

     

    大腸菌群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

     

     

    四、耐熱大腸菌群測定



     

    所需培養基和試劑:乳糖蛋白胨培養液、EC肉湯、伊紅美藍培養基

     


     


     

    多管發酵法步驟:

    初步發酵試驗:采用乳糖蛋白培養液36℃±1℃培養24h觀察產酸產氣情況。

    耐熱培養:陽性管接種在EC肉湯管中,44.5℃培養24h觀察產酸產氣情況。

    平板培養:陽性管接種在EMB平板上,36℃±1℃培養24h。

    結果報告(MPN):根據 GB5750.12-2023 所附檢索表報告結果。

     

     

     

    不同細菌在EC肉湯中的生長特征


     

     

    五、大腸埃希氏菌測定


     

    所需培養基和試劑:EC-MUG培養基

     

     


     

    多管發酵法步驟:

    耐熱培養:將總大腸菌群初發酵中產酸或產氣的管進行大腸埃希氏菌檢測,接種此類試管中的液體到EC-MUG管中,在培養箱或恒溫水浴中44.5℃培養24h。如使用恒溫水浴,在接種后30min內進行培養,使水浴液面超過EC-MUG管的液面。

    結果報告(MPN):

    將培養后的EC-MUG管在暗處用366nm紫外燈照射,如有藍色熒光,則表明水樣中含有大腸埃希氏菌。

    計算EC-MUG陽性管數,根據 GB5750.12-2023 所附檢索表報告結果。

     

     

     

    不同細菌在EC-MUG管中的生長特征

     

     

    生活飲用水中微生物檢測方法總結

    來源:章來源青島海博生物及最新國標,封面圖來源創客貼會員,食品微生物檢測小編整理。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關鍵詞: 生活飲用水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1.2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