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黃曲霉菌的特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9-07-26
    核心提示:​1、黃曲霉菌的毒性極強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fā)生急性中毒,出
     ​1、黃曲霉菌的毒性極強


    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fā)生急性中毒,出現(xiàn)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xù)攝人,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AFT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


    2、黃曲霉菌具耐熱性


    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不能將其破壞,裂解溫度為280℃。在水中溶解度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機溶劑,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


    3、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黃曲霉毒素Bl,其毒性一般認為有三種臨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種劇毒物質,毒性比KCN大100倍,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強的。它的毒害作用,無論對任何動物,主要變化是肝臟,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脾臟和胰臟也有輕度的病變。


    (2)慢性中毒:


    長期攝入小劑量的黃曲霉毒素則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變化特征為肝臟出現(xiàn)慢性損傷,如肝實質細胞變性、肝硬化等。出現(xiàn)動物生長發(fā)育遲緩,體重減輕,母畜不孕或產仔少等系列癥狀


    (3)致癌性:


    黃曲霉菌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



    黃曲霉菌致癌特點是:


    A 致癌范圍廣,能誘發(fā)魚類、禽類,各種實驗動物、家畜及靈長類等多種動物的實驗腫瘤;


    B 致癌強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氯環(huán)己烷大1萬倍;


    C 可誘發(fā)多種癌,AFT主要誘發(fā)肝癌,還可話互胃癌、腎癌、淚腺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腸等部位的腫瘤,還可出現(xiàn)畸胎。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