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高熱量食物未必暖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葉洲  瀏覽次數:699
    核心提示:隨著氣溫一降再降,不少人認為,吃高熱量的食物就能暖身。
        京華時報訊(記者葉洲)隨著氣溫一降再降,不少人認為,吃高熱量的食物就能暖身。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吃高熱量的食品,不等于就能讓身上暖起來。豬油、蛋糕、曲奇、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品對于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沒什么幫助。就食物成分而言,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最大,占總熱量的30%之多。所以,吃足蛋白質之后,餐后身體發熱比較明顯。
     
        有不少女生發現,以前不太怕冷,后來節食一段時間,就變得怕冷了,這是為什么呢?范志紅表示,人體進食后身體散熱量上升,這叫做“食物的熱效應”。長期節食減肥的女性,食量太小,食物的熱效應也就減少。同時,饑餓減肥會造成身體肌肉組織丟失,基礎代謝率下降,消化吸收能力減弱,這些都會造成身體的產熱能力下降。
     
        此外,節食期間不吃肉類魚類,還非常容易造成貧血情況,這也會影響到組織的血氧供應,從而減少身體的熱量釋放。
     
        范志紅建議這些女性日常多吃些牛羊肉,增加鐵和鋅。主食可以吃些小米、大黃米、紅小豆等全谷雜糧,它們的含鐵量比白米高幾倍。此外,不要吃垃圾零食,可以少量多次吃棗、桂圓、葡萄干等水果干以及堅果,也能增加微量元素供應。
     
        眾所周知,喝酒之后身體會發熱。對此,專家表示,少量酒精會加速血液循環,從而暫時性地增加身體的溫暖感,但不宜多。若大量飲酒,短暫發熱后會進入抑制狀態,反而感覺比不喝酒的時候更冷。
    編輯:foodwen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7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