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九月吃螃蟹需謹慎 十種致命美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8-28  來源:光明網

      3. 鵝肝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它是高貴珍饈,口感芬香醇厚,搭配1870年紅酒便是一席浮動的豪宴。

      殊不知,這樣肥美的它只是得了肝病的鵝的肝啊。我們源遠流長的傳統美食中沒有鵝肝這一環,但法國人卻想出了用混合了小麥、玉米、脂肪、鹽的飼料來進行4個星期的強化喂養的方法,使鵝“肝病變”。

      4. 甲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甲魚吃甲魚--六親不認”這句諺語說的也許是甲魚的荒誕,但它的確味道不錯。

      不過其問題在于:如果是野生的甲魚,它是多年生動物,體內大量的寄生蟲不得不防;如果是人工飼養的,則被披露是用性激素催長的,7年的生長期竟然被超濃縮到7個月,令人膽戰。

      醫生更告誡:“肝炎病人禁食甲魚。其豐富蛋白質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會使病情迅速惡化,誘發肝昏迷,甚至死亡。”

      5.河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但“無毒不美味”。

      河豚肉之鮮美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禪”,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風瀟瀟易水寒”之氣概,只是他們在動筷之前,總會先讓服務員試吃,沒倒下,才大快朵頤。

      東瀛食客亦有此種氣概,他們已經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國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蘿卜,每年春天,總倒下N個,但在中國永遠會有后繼者。

      6. 美國牛肉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至今全球已有100多人因進食染有瘋牛病的牛肉而死亡,更估計已有200多萬人感染上克雅氏病(由瘋牛病引發的人類癥狀),這種病的潛伏期是10-30年,危險仍然潛伏在體內。

      “人如果吃了得瘋牛病的牛的肉、腦髓、血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雅氏癥,人腦也會像牛腦那樣,變成海綿狀,最終神經錯亂、死亡。”這樣的描述顯然令人膽戰心驚。幸運的是,盡管西餐越發風行,但中國人仍然不是熱愛牛肉的民族。于是,我們更擔心哪天會發生“瘋雞癥”。

    編輯:yuanlee

     
    關鍵詞: 螃蟹 營養 禁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17 second(s), 29 queries, Memory 0.9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