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牛奶喝越多患骨質疏松幾率越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8-14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核心提示:美國衛生署及哈佛醫學院曾發表一項報告:太多的奶制品與蛋白質是造成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骨質疏松癥和動物性蛋白質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吃愈多肉類和動物性蛋白質,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愈高。

      美國衛生署及哈佛醫學院曾發表一項報告:太多的奶制品與蛋白質是造成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骨質疏松癥和動物性蛋白質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吃愈多肉類和動物性蛋白質,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愈高。

      蛋白質過多 骨質容易疏松

      蛋白質與氨基酸是骨有機質合成的重要原料,但高蛋白飲食使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率降低,尿鈣排出增多。蛋白質攝入量增加一倍,可使尿鈣排出增加50%。多余蛋白質的攝入將增加負鈣平衡(當人體內吸收鈣小于排泄鈣時,稱之為負鈣平衡狀態。

      人進入老年期,由于體內組織器官功能減退以及骨鈣丟失的加速,吸收的鈣不能補償排泄鈣,體內容易處于負鈣平衡狀態。這時機體為保證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就要動用骨庫的鈣來維持體內的鈣平衡。雖然每日動用的骨鈣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緩慢持續地動用骨鈣,終究會使骨鈣虧空,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等病理變化。而長期蛋白質攝入缺乏,引起骨基質合成不足,新骨形成落后,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因此應進適量蛋白質膳食。

      為什么動物性蛋白質或牛奶喝越多,鈣就會流失越快?

      鈣質的吸收和磷是相對的,牛奶的鈣含量比母奶高出3~4倍,問題是,牛奶中磷的含量太高,影響鈣的吸收,而母奶鈣含量雖然沒有牛奶高,但母奶的磷含量很低,比較起來,喝母奶反而可以吸收到更多鈣質。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大都外食,許多加工食品,例如泡面等都含有高量的磷,這些食物都會影響鈣的吸收率。

      蛋白質每日攝入需有度

      人體的蛋白質需要量,1公斤體重約只需0.75公克,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只需45公克就夠了,可能隨便一塊肉、一個蛋、一大杯牛奶就過量了。根據研究,人體每天鈣質的需要量約150~200毫克即足夠,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每天的攝取量約在300~500毫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量為400~500毫克,美國食品營養學會建議量達800毫克,美國國家衛生組織的建議量甚至高達1000~1500毫克, 美國官方組織建議量如此之高,正是因為他們的人民骨質疏松癥最嚴重。

        【相關閱讀】

        專家稱骨頭湯補鈣是誤區 牛奶鈣含量更高

        醋熬骨頭湯,補鈣勝牛奶

        營養師揭秘吃什么有效補鈣:每天半斤奶

        咖啡濃茶致骨質疏松 酸奶補鈣效果好于牛奶

    編輯:yuanlee

     
    關鍵詞: 牛奶 骨質疏松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