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孕期補鈣不能減少骨質流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3-08  來源:現代保健報  瀏覽次數:978
    核心提示:實際上,國際上迄今為止也沒有統一判斷嬰幼兒是否缺鈣的標準。

      實際上,國際上迄今為止也沒有統一判斷嬰幼兒是否缺鈣的標準。

      “全部都是誤解。”陳裕明嘆了口氣說。他認為,判斷嬰幼兒缺鈣較好的參考標準是:首先根據營養師對嬰兒日常膳食的分析,鈣攝入量在推薦量的70%以下;其次是具有如骨鈣化不良、X-型、O-型腿等佝僂病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顯示缺鈣;最后是排除維生素D缺乏。

      而關鍵在于,上述三點必須同時滿足,才能判斷可能缺鈣,而輕度的鈣缺乏往往難以通過檢查發現。

      “很多醫生和營養師誤以為,只要一項符合就是缺鈣,因此大部分嬰幼兒到了中國都會缺鈣的。”陳裕明補充道,“至于枕禿、盜汗、夜啼更是十分普遍的生理現象,它們與缺鈣絕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系,這種誤解大部分來自錯誤的經驗。”

      誤解其實不止于此。在媽媽們中間流行的一種“醫囑”是,需要補鈣的不只是寶寶,媽媽也需額外補鈣,這樣既于孩子有益,亦可以防治自身骨質疏松。

      陳裕明告訴記者,2010年,對岡比亞婦女的研究表明,在對日均鈣攝入量300~400毫克的婦女,以每天1500毫克的標準進行孕期補鈣,結果產后母乳鈣含量、嬰兒骨密度及身長體重等,均無明顯差異。在對日均攝入量極低、僅為每天288毫克的岡比亞哺乳期婦女,以每天714毫克的標準進行補鈣,在8~78周的哺乳期期間,乳汁鈣濃度及其變化與對照組也幾乎完全相同。

      另一項臨床研究則顯示,在基礎膳食鈣中位數為每天821毫克的哺乳期婦女中,以每天1000毫克為標準補鈣,并不能預防哺乳期的骨質流失,而在哺乳期結束后,骨密度會以每月0.5%~2.0%的速度自然恢復。

      陳裕明認為,這些研究說明孕期以及哺乳期鈣攝入量水平,對新生兒骨健康并無較大影響,而且在正常鈣攝入量的基礎上補充鈣,也不能減少該時期的骨質流失(考慮到孕期和哺乳期婦女食量大大增加,對孕婦的推薦量已經比正常成人有較大幅度增加)。

      某種程度上,一線醫務人員的判斷直接決定了媽媽們的選擇。在李可基組織的調研中,有167位母親選擇為寶寶補鈣是因為“聽從了醫囑”。

        【相關閱讀】

        孕期補鈣宜小量多次

        常服避孕藥補鈣得跟上

        孕婦飲食25忌 不必高鈣高蛋白

        孕婦吃酸食胎兒更結實 有利于鈣鹽沉淀形成骨骼

        孕婦兒童吃油條影響鈣吸收

        孕婦不宜食用過多魚肝油和含鈣食品

    編輯:yuanlee

     
    關鍵詞: 孕期 補鈣 骨質流失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10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