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中醫推薦16種食療方 教你痛經吃什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3-03  來源:愛美網  瀏覽次數:288
    核心提示:凡于月經前或行經前后,發生下腹疼痛,甚至痛引腰骶,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者,稱為痛經。為婦科臨床常見病,以青年婦女多見。

      凡于月經前或行經前后,發生下腹疼痛,甚至痛引腰骶,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者,稱為痛經。為婦科臨床常見病,以青年婦女多見。

      其特點是經行小腹疼痛,伴隨月經周期而作,一般無腹肌緊張或反跳痛;經血排出通暢時,疼痛常可緩解。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腎虧虛、氣血雙虧、寒邪凝滯、氣滯血瘀所致,治宜益氣養血、補益肝腎、活血散寒、理氣化瘀。在中藥治療的同時,還可配合下列食療良方,以提高療效。

      1.韭汁紅糖飲

      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2.葵花紅糖湯

      取向日葵花盤60克,紅糖30克。加入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即可,每天1劑,在行經前10天開始服用,經來停服。

      適用于一般痛經。

      3.姜棗紅糖湯

      取紅糖30克,大棗10枚,干姜30克。加水適量,水煎煮沸后10分鐘飲服,每天2次,連續5~7天。

      可暖宮散寒,適用于寒凝痛經。

      4.當歸生姜羊肉湯

      取當歸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250克。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姜,水適量。燉至羊肉熟爛,去藥渣,吃肉喝湯,早晚各食1碗。

      可活血散寒、溫經止痛,適用于寒凝經脈所致痛經。

      5.桂枝大棗湯

      取大棗10枚,桂枝10克,山楂20克,紅糖30克。先將桂枝、大棗、山楂水煎取汁,加入紅糖煮沸后趁熱飲服,每天2次。

      可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適用于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行經量少等所致氣滯血瘀痛經。

      6.生姜花椒紅棗湯

      取生姜20克,花椒9克,紅棗10枚。水煎去藥渣,加入紅糖適量溫服。月經前每天1次,連服3天。可溫經散寒止痛。

      適用于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所致痛經。

      7.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8.山楂葵子紅糖湯

      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

      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癥。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9.烏梅紅糖飲

      取烏梅15克,紅糖30克。將烏梅、紅糖一起入煲,加水1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溫服。具有補血止血,美膚悅顏功效。

      適用于少女月經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10. 黑木耳紅棗飲

      取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具有補中益氣,養血止血,美膚益顏功效。適用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11.姜棗花椒湯

      生姜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姜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

      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并有光潔皮膚作用。

      12.益母草香附湯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

      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13.黑豆蛋酒湯

      取黑豆60克,雞蛋2枚,米酒120毫升。先將黑豆、雞蛋加水用文火煎煮,蛋熟去殼再煮數分鐘,沖入米酒服,每天2次,連用20天為1個療程。

      適用于氣血雙虧之痛經。

      14.益母草元胡棗蛋

      取益母草30克,元胡索15克,雞蛋3枚,大棗10枚。先將益母草、元胡索、大棗、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蛋熟,去殼后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天3次。

      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于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之痛經。

      15.姜艾雞蛋

      做法:將艾葉9克切斷,生姜15克拍碎,與雞蛋2個一起放入鍋中,加水300毫升同煮,蛋去殼,復入原汁中燒煮5分鐘。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用法:趁熱飲湯吃蛋,每日1次,5日為1個療程。行經前3日服用。

      16.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相關閱讀】

        經期飲食避開"13禁" 管住嘴巴不痛經

        保健新知:補充鎂元素可緩解婦女痛經

        來月經就頭痛經期少吃點肉

        山楂活血化瘀 有助治療血淤型痛經

        經期飲用菊花茶可緩解痛經癥狀

        經常痛經 經前喝點糯米酒

    編輯:yuanlee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