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同濟食品衛生專家:在家用餐最安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9-20  來源:長江日報
    核心提示:衛生部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昨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食品衛生與營養專家孫秀發教授表示,國內外尚無科學的地溝油鑒定方法,民間流傳的土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鑒定標準并不可靠。他建議在家吃飯或去有資質的餐飲場所吃飯。

      衛生部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昨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食品衛生與營養專家孫秀發教授表示,國內外尚無科學的地溝油鑒定方法,民間流傳的土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鑒定標準并不可靠。他建議在家吃飯或去有資質的餐飲場所吃飯。

      不能放過地溝油,也不能錯怪了好油

      狹義的地溝油,是指將下水道的廢棄油回收、加工,當作食用油。更廣泛的理解還包括,油炸食品的油使用超過一定次數后,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針對民間不少鑒別地溝油的土辦法,如顏色深、有異味,凝固溫度高等。孫秀發說,認為可疑的油,可避免食用。但據此判斷為地溝油并不可靠。他解釋,用傳統壓榨技術壓制的菜油,色澤較深,未食用的油長期存放也可能有異味。

      曾有網帖說,地溝油含動物脂肪較多,在相同溫度下,比正常油更容易凝固。孫秀發說,橄欖油、棕櫚油等植物油的凝固點也較高。反復炸過油條或薯條的油凝固點與正常油差不多,但其危害可能比通常說的地溝油危害更大。

      孫秀發認為,如果提煉中采用脫色,除味手段,地溝油可以假亂真。因此鑒別地溝油需要有科學嚴謹的鑒別標準。不能放過地溝油,也不能錯怪了好油。

      他建議,為避免吃到地溝油,相對安全的辦法,一是盡量在家用餐,選用到正規大超市購買品牌食用油烹飪。如果必須在外就餐,選擇有資質的餐飲場所,勿去無證經營的攤點用餐。

      地溝油可致肥胖

      華農食品科技學院教授王承明從事油脂加工研究方向,他認為,不合格的食用油主要源自地溝油。地溝油在提煉過程中發生聚合、分解反應,會產生多環芳烴與反式脂肪酸等多種有害物質。

      對此,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左學志介紹,多環芳烴代表物質苯并芘是國際公認的有明顯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危害則在于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導致血栓,對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危害尤為嚴重。長期食用含反式脂肪酸食物還可能引發冠心病。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容易在腹部積累,與肥胖也有一定關系。

        【相關閱讀】

        英國家庭:把餐桌當成“課堂”

        節后家中剩余月餅專家稱當早餐最合適

        專家點評哪種早餐搭配最健康

        給全家人的補硒“彩虹餐”

        營養專家支招上班族如何自帶午餐

        專家解讀老年人該怎樣吃早餐

        專家:洋快餐烤肉串是垃圾食品

        專家解讀餐桌上的酒水隱患:酒水混搭蠶食健康

        早餐到底吃什么更好?專家揭秘:谷物早餐最理想

        專家提示:秋日餐桌補三寶

    編輯:yuanlee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5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