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嗜酒、吃生魚增加患肝癌風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9-06  來源:現代保健報  瀏覽次數:444
    核心提示:讓肝癌風險增加的因素是什么?

      讓肝癌風險增加的因素是什么?

      高危因素一: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癌風險增加

      肝炎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乙肝病毒是僅次于煙草的第二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HbsAg陽性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發生肝癌的機會比陰性者高100倍以上,而我國的肝癌病人就有約85%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

      對于這一高危因素,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堅持規范系統的肝炎治療,注意定期復查,爭取早發現、早治療。像我們在普查中發現的那1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由于從來不體檢,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有問題,這種人往往可能是由肝炎發展到了肝硬化、肝癌的時候才被發現,所以非常危險。

      除此以外,預防乙肝還要推廣接種疫苗。根據國際研究的數據,肝炎高發區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可減少80%的肝癌病人,我國學者預測可減少70%左右的肝癌病人。

      高危因素二:魚生+烈酒,肝癌幾率翻倍

      嗜酒、吃生魚等生活習慣也是導致肝癌的高危因素。

      在一些民間流傳的所謂“健康吃生魚法”中,提倡喝烈性酒“消毒殺菌”,殊不知,這種飲食習慣不僅不能殺菌,還會給肝帶來更大的負擔。特別是肝炎病人,這種吃法簡直是“火上澆油”。

      雖然酒精不一定是肝癌的致癌物,但酒精可以作為肝癌危險因素的誘發劑、促進劑,有強化或促進致癌物的作用。同時,肝炎史與飲酒對肝癌的發生還有協同作用,肝炎可能是肝癌較為主要的病因因素,酒精可能是肝癌發生的輔助因素。一般來說,過量、長期飲酒引起肝解毒功能下降,營養素攝入減少,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并通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變等步驟,最終就會導致肝癌。國外有研究表明,飲混合酒或烈性酒的危險度是不飲酒的7.41倍和6.5倍。

      另外,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人們經常吃一些霉變的花生或是玉米,把世界上公認的致癌病菌——黃曲霉素菌帶入體內,也容易引起肝癌變。

        【相關閱讀】

        啤酒+燒烤腸胃受不了 燒烤含致癌物不可多吃

        專家提醒:喝啤酒過量易引發癌癥等多種疾病

        喝酒禁忌全盤點:熏臘食品做下酒菜易誘發癌癥

        法國專家推薦抗癌食譜 石榴汁防癌效果超紅酒

        過量飲酒增加乳腺癌風險

        喝酒臉紅的人患癌風險更高?

        紅酒可減少男性患肺癌風險

        喝啤酒吃薰制食品易致癌

    編輯:yuanlee

     
    關鍵詞: 致癌 酗酒 生魚 肝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82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