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guān)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shù)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yǎng)與健康 » 正文

    黑豆能補虛 藥食皆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1-04-16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瀏覽次數(shù):661
    核心提示: 黑豆,民間多稱黑小豆和馬科豆,其味甘性平,為清涼性滋補強壯藥,日常生活中以黑豆為食品者亦有多種,營養(yǎng)豐富。黑豆具有祛風除熱、調(diào)中下氣、解毒利尿、補腎養(yǎng)血之功能。黑豆既能補身,又能去疾,藥食皆宜。

        黑豆,民間多稱黑小豆和馬科豆,其味甘性平,為清涼性滋補強壯藥,日常生活中以黑豆為食品者亦有多種,營養(yǎng)豐富。黑豆具有祛風除熱、調(diào)中下氣、解毒利尿、補腎養(yǎng)血之功能。黑豆既能補身,又能去疾,藥食皆宜。

        黑豆的調(diào)補服法有兩種,一種是煮料豆法,即與他藥同煮;一種是單服法。

        明太醫(yī)劉俗德《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載"煮料豆藥方:老人服之能烏須黑發(fā),固齒明目。"此方用當歸12克,川芎、甘草、陳皮、白術(shù)、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芪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藥,曬干服豆。張石頑《本經(jīng)逢原》述黑豆"入腎經(jīng)血分,同青鹽、旱蓮草、何首烏蒸熟,但食黑豆則須發(fā)不白,其補腎之功可知".這些都是以黑豆與藥物同煮,然后去藥食豆之法。

        另一種是單服法,不與其他藥同煮即具補腎養(yǎng)血之功。《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服之能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fā)白后黑,久則轉(zhuǎn)老為少,終其身無病".

        單方驗方舉例如下:

        盜汗 黑豆、浮小麥各30克,水煎服;或用黑豆、浮小麥各30克,蓮子8克,黑棗7枚同煮。

        頭昏畏明 以黑豆30克,菊花12克,枸杞子、刺蒺藜各15克,煎服。

        腰痛 黑豆30克,炒杜仲15克,枸杞子12克,煎水服。

        月經(jīng)不調(diào) 黑豆30克,蘇木15克,水煎,加紅糖調(diào)服。

        筋骨痹痛 黑豆30克,桑枝、枸杞子、當歸各15克,獨活9克,煎服。

        嬰兒濕疹 黑豆油30毫升,黃蠟15克,共熔化為膏,涂患處。

        燙傷 黑豆250克,煮濃汁,取適量涂患處。(李梅)

    編輯:foodwen

     
    關(guān)鍵詞: 黑豆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guān)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