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春分養生重在平衡 注意食物陰陽互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3-24  來源:沈陽日報  瀏覽次數:849
    核心提示:咨詢專家:郭競,國家級名老中醫、主任中醫師,擅長治療小兒發熱、咳嗽、厭食、發育遲緩、癲癇、腦癱、心肌炎等疑難病癥。 3月 21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古書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平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說明春分節氣天氣處于陰陽、晝夜相對平分狀態。而這

      咨詢專家:郭競,國家級名老中醫、主任中醫師,擅長治療小兒發熱、咳嗽、厭食、發育遲緩、癲癇、腦癱、心肌炎等疑難病癥。

      3月 21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古書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平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說明春分節氣天氣處于陰陽、晝夜相對平分狀態。而這個時節人們在保健養生上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關鍵體現在精神、飲食、起居上的調攝和對藥物的使用上。

      調理情緒

      此時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相對的高峰期,而氣候的驟變會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及月經失調,且易產生眩暈、失眠等癥,是疾病的多發時間,所以要避免情緒波動,調理情緒頗為重要。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應當起居有常,勞逸結合,使生活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利用生機盎然的好時機,多做戶外活動,放松身心。

      飲食調節

      1、注意食物的陰陽互補

      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疾病的人此時的飲食調養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2、多吃時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中醫保健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養生重在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藥煎服也是很有效的辦法,可選擇應用一些養肝、疏肝、清熱的中草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本報記者 朱曉京)

     
    關鍵詞: 養生 食物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02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