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大寒時節的最佳食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1-20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245
    核心提示:大寒節氣的飲食調節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


        大寒節氣的飲食調節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話,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所以,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工作,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大寒節氣,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華南冬干,越冬作的這段時間耗水量較小,農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過“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在雨雪稀少的情況下,不同地區按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適時澆灌,對小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

        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準備。

        最后,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健康網)

        此節氣中,人們在飲食上應當注意營養的全面,不能冬補太過,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國臘月傳統美食,八寶飯的制作方法。

        配料:糯米1500克、蓮子750克、紅棗1250克、薏仁米、密冬瓜條各500克、蜜櫻桃、桂圓肉各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豬油、濕淀粉、純堿各適量。

        做法:

        1.將炒鍋置旺火上,加1500克清水燒沸,加入蓮子和35克純堿,用竹刷帚不斷攪打去皮(約15分鐘)后撈出,倒凈鍋水。第二次仍用同樣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純堿繼續在鍋內攪打,直至去凈蓮子皮為止(約5分鐘)撈出,再用溫水沖洗干凈,用細竹簽捅去蓮芯,入籠在旺火上蒸半小時至熟透取出;

        2.薏仁米洗凈盛入碗內,加清水100克浸沒,用旺火蒸約半小時至開花,出籠后再用清水淘洗瀝干;

        3.糯米淘洗干凈,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調勻后,入籠用旺火蒸半小時至熟透取出;

        4.紅棗洗凈去核后與蜜冬瓜條、桂圓肉都切成0.3厘米見方的小顆粒;

        5.取碗十個,將蓮子、紅棗、薏仁米、蜜冬瓜條、桂圓肉、瓜子仁分別順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別盛在上面,入籠用旺火蒸半小時取出;

        6.炒鍋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將蒸好的八寶飯下鍋,一起拌合燴沸,再加入豬油75克,用濕淀粉調稀勾芡,起鍋分盛十碗,分別撒上蜜櫻桃即成。 (國際周易 獨家撰稿/董易林)

     
    關鍵詞: 冬季 食譜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