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體重才是蛋白質需要量的衡量因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29  來源:39健康網  作者:博遠
    核心提示:大家都知道,人們為了保持健康,每日必須從膳食中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究竟每日該攝入多少才能滿足需要呢?一直以來,學術界都認為,年齡是衡量蛋白需要量的因素。但是在2008年11月7日發表的一個研究結果表明,體重才是衡量蛋白需要量的標準。 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

        大家都知道,人們為了保持健康,每日必須從膳食中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究竟每日該攝入多少才能滿足需要呢?一直以來,學術界都認為,年齡是衡量蛋白需要量的因素。但是在2008年11月7日發表的一個研究結果表明,體重才是衡量蛋白需要量的標準。

        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

        我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水平和生理狀態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又與人們的營養需求有關。雖然很多研究人員認為與年輕人相比,老人需要攝入更多地蛋白質,但是這個結論與目前推薦的膳食營養供給量的標準(RDA),每日需求量估算標準(EAR)不一致,后面這兩個標準都是調查了大量的19歲以上健康的男性和女性飲食情況,根據統計學標準制定出來的。

        不過這兩個標準的推薦具體量也不一致,RDA是每天公斤體重補充0.8克蛋白,EAR的標準是0.66克。按照RDA的標準,對于一個150磅重的成人(1磅=0.4536公斤)每日需要攝入54克蛋白。

        研究者Wayne Campbell是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食品與營養學教授。普渡大學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西北部,是第一批根據美國摩里法案建立起來的大學,目前該校的排名直線上升,很多專業甚至超過了哈佛和普林斯頓,其畢業生成為印第安納州的中流砥柱。該研究的目的就是調查成人每日蛋白需要量應該根據什么因素衡量。

        研究者招募了42人參與研究,其中有11名年輕的男性,12名年輕的女性,8名年老的男性和11名年老的女性,年輕人組的年齡范圍是21-46歲,老年人組的年齡范圍是63-81歲。

        研究以18天為一個周期,在每隔周期的18天內,他們的飲食是絕對固定的。共有3個周期。在每個周期內,每個參與者被給與RDA標準的63%,94%,125%量的蛋白質。在各個周期之間,參與者可以根據以往的飲食習慣生活至少一周,以消除上一個周期的遺留影響,這在統計學上是很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每個周期的第14天和第17天,研究者需要評估參與者的氮平衡情況。氮平衡測量是營養學上評價人體健康狀況常用的指標,反映人體攝入的氮(主要來源是蛋白質)與排出的氮之間是否處于平衡狀態。對于兒童來說,為了滿足發育的需要,應該處于正氮平衡的狀態(攝入氮〉排出氮).而對成人來說,攝入氮等于排出氮是最理想的。

        研究表明,在達到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時,年輕人和老年人每日需要的蛋白質量沒有區別。這就意味著RDA推薦的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0.8克蛋白質的標準足以滿足每個老人的需要。

     
    關鍵詞: 蛋白質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