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七種飲食習慣對營養素的影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29  來源:北方網  瀏覽次數:343
    核心提示:1.大量儲藏食物:或者因為忙碌,或者因為懶惰,很多人一次買很多食物塞進冰箱。 真相:食物儲藏的時間越長,接觸空氣和光照的面積就越大,營養素也就損失的更多。綠葉蔬菜每多放一天,維生素就會減少10%;菠菜在室溫下放4天,葉酸會損失50%;而魚在冷凍室放上3個月,維

      1.大量儲藏食物:或者因為忙碌,或者因為懶惰,很多人一次買很多食物塞進冰箱。

      真相:食物儲藏的時間越長,接觸空氣和光照的面積就越大,營養素也就損失的更多。綠葉蔬菜每多放一天,維生素就會減少10%;菠菜在室溫下放4天,葉酸會損失50%;而魚在冷凍室放上3個月,維生素A、E的損失也在30%左右。

      2.精米白面好吃:在加工過程中,加工越精細,維生素、礦物質的損失就越多,因為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無機鹽等都在種子的外殼和胚芽里。

      真相:粗雜糧不只是種類,而且與加工方式有關。

      3.我就喜歡吃各種肉:肉類都是酸性食物,吃很多酸性食物時人體血液也會偏酸。

      真相:身體會用體內的堿性成分鈉和鈣來中和體內過量的酸,造成這兩種營養素的損失。所以最好在吃肉的同時吃點新鮮蔬菜和水果。

      4.食品吃不完再凍起來:大塊的肉解凍后切下要用的部分,把剩下的再凍起來,這樣的事你做過嗎?

      真相:反復冷凍魚和肉會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素的流失,還可能增加細菌污染的危險。最好在肉新鮮的時候切成小塊,分別包裝,吃多少取多少。

      5.煮飯時間長了好吃:煮飯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各種營養素的損失就越多。

      對策:蒸煮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左右,避免煎炸,煮肉不要超過2小時。

      6.銅鍋和鋁鍋也很好用:不銹鋼、鐵、玻璃都是不錯的餐具選擇。

      真相:鋁鍋加熱時會增加維生素C的流失,銅則被叫做“維生素的敵人”。鐵鍋烹飪西紅柿、檸檬等酸性食物,會使活性鐵的吸收量增加十倍。

      7.菜葉子不好吃:我們經常把芹菜葉、萵筍葉扔掉。

      真相:蔬菜的外皮和葉子有豐富的營養素,比如萵筍葉的胡蘿卜素和鈣的含量比莖部高5.4倍。

      小提示:不同食物留住營養竅門

      蔬菜:大火快炒

      蔬菜中的維生素B、C最怕熱,所以煮的時間越長,損失就越多,做蔬菜湯也要在水開以后再將蔬菜下鍋,盡量減少它在水中煮的時間。

      肉類:和湯一起吃

      不同的做法對肉類的營養素影響不同,紅燒和清燉時肉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會溶在湯里,蒸和煮則可能使蛋白質水解。所以吃的時候最好連湯一起喝掉。

      面:蒸比煮好

      因為撈面和餃子都會使面食中的營養溜到湯里去,所以吃餃子和撈面最好連湯一起喝。油炸的面食里面基本不含維生素。

     
    關鍵詞: 飲食 習慣 營養素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