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學生吃達利園派竟吃出水銀 達利公司稱不可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1-20


        沈陽一名高中學生在吃達利園派蛋糕時,發現蛋糕內有水銀。遼寧、吉林兩地進行緊急抽查沒有再發現水銀。蛋糕生產方——吉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對此表示,他們的產品中不可能有水銀。

     

     

        達利園派中發現了水銀(圓圈內)

        吃個蛋糕吃出水銀

        前日,沈陽的李晶(化名)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許工凡(化名)11月2日吃一個達利園派夾心巧克力蛋糕時,吃到了水銀。

        當天下午,記者見到了在讀高二的17歲的許工凡,臉色蒼白的他告訴記者,因食入水銀后厭食,他身體一直很虛弱。“11月2日11時許,同桌給我一個達利園派,正好上課老師進來上課,我把派塞嘴里。說‘老師好’時,一個小亮珠從我嘴里掉了出來,我看著像水銀。”許工凡讓同桌看自己的嘴,結果同學發現他嘴里也有很多亮晶晶的物體。

        因當時正是物理課,物理老師看后確認該物體是水銀,醫務室老師看后也證實是水銀。

        醫院診斷“誤食水銀”

        在李晶提供的沈陽軍區總醫院的診斷病歷上,寫著“誤食水銀”。李晶說,在洗完胃后,該醫院的醫生建議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到醫大附屬醫院后,經過拍片,發現孩子胃中確有很多“高密度不規則異形物”,醫生診斷也是“誤食水銀”。

        同時,許工凡的班主任打開了另一袋還沒吃的達利園派,結果在包裝袋里也發現了水銀。“除我兒子外,還有其他6名女同學吃過。派是一名女同學買的,當天拿到學校5個,6個女同學分吃了3個,還有兩個給了我兒子的同桌,同桌沒吃,給了許工凡。”李晶說,另一個派就是老師打開的那個。

        11月3日,李晶見到老師收集的達利園派,在剩下的殘渣中,還有三粒亮晶晶的水銀。前天,記者也見到了她用煤油保存的3粒水銀,水銀都是小米粒大小。

        在沈陽市工商局消保處的調查材料中,記者看到了另幾個同學的材料,證實了李晶的說法。

        其他6名同學經檢查沒有發現異常。

        緊急抽檢再無發現

        11月3日,李晶將達利園派吃出水銀一事投訴到了沈陽市工商局消保處。

        前日,沈陽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張文龍告訴記者,他們對家屬提供的達利園派進行了檢測,食品檢驗機構初步認定,該食品中發現了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水銀。

        “經我們調查和廠家認定,這幾個外包裝確實是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張文龍說,但水銀是怎么進去的,存在很大疑問。

        11月3日,沈陽市工商局下發了《關于對吉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達利園派實施原地封存措施的緊急通知》,并啟動了緊急預案,要求轄區內的超市、食品市場和食雜店暫停銷售該種食品,進行原地封存,并向遼寧省工商部門匯報,省工商部門接到報告后,也立即要求全省對該產品進行抽查。

        “從3日開始,我們對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的三種食品進行了8個批次的抽查,結果都沒有發現異常。只有消費者提供的兩個蛋糕里發現了水銀。同時,吉林省質監局也抽查了多個樣本,結果均為合格。為此,11月13日,我們解除封存通知,準其恢復銷售。”

        達利公司稱“不可能”

        吉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部黃經理對此事的態度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黃經理說,他們的整個生產過程都是流程控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另外,吉林省質監局和遼寧省的相關部門已進行了檢查,都沒有發現不合格品,這已經說明問題。

        關于沈陽市工商局已經有證據說明,消費者所提供的含有水銀的蛋糕的外包裝確實是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時,黃經理再次表示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懷疑有惡作劇的可能。

        “也不排除有人進行惡意競爭,破壞公司的聲譽的可能。”黃經理還告訴記者,這之間他們曾與消費者溝通,對方要求一定經濟賠償,因廠方認為事件蹊蹺沒有答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01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