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衛生監督所檢測報告和飲水機推銷員測試矛盾該信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14
    一方面衛生監督所出示地下水檢測合格報告,一方面推銷飲水機人員提供的簡便測試法顯示,該地下水比合格的水超標200多倍。面對兩種標準,居民們不知道究竟應相信哪種標準。9月7日,記者將了解到的情況向居民反映后,終于解開了居民心中的疑問。涂先生是桂林電器科學研究所的退休人員,他反映他們單位一直抽地下水供工作人員及家屬飲用,盡管單位經常貼出桂林市衛生監督所出示的水質檢測合格報告,但由于每次燒水,鍋里都會有一層很厚的水垢,加上單位一些人患了結石病,他們很擔心飲用的地下水含鈣量超標。

    今年5月,一賣純凈飲水機的推銷人員來到該單位稱,桂林不但地下水不合格,連市場上的純凈水也幾乎都不符合標準。為證實自己的說法,該推銷員拿出一支TDS筆測試水的PPM值。他說,這是美國一種簡單檢測水質的方法,PPM值代表每升水中所含溶解性固體的毫克量,如果檢測出來在1PPM之下,說明水合格,否則就是水中的雜質太多。居民用該筆一測試,桂林的自來水為146PPM,而他們飲用的地下水為215PPM。一時間,引起居民們對單位地下水的恐慌,連煮飯也要用經過處理的水,大部分家庭購買了飲水機。

    涂先生是桂林健康促進會的志愿者,今年5月,他們將擔心單位水質不好的事告訴了正在為他們上課的日本熊本大學魏副教授,魏副教授帶了一瓶水樣回到日本。8月中旬,再次來到桂林的魏副教授告訴他們,經檢測,該地下水符合自來水標準。但居民們對這一結果顯然不滿意,“既然有那么厚一層水垢,一定是含鈣量高,這樣的水還算合格嗎?”9月初涂先生將此事向本報反映,希望弄清楚究竟應該相信哪個標準。

    記者從網上獲知,自來水PPM值一般在100~200PPM之間,只有蒸餾后的水才能達到1PPM或以下,并不像推銷員說的,水只有在1PPM之下才算合格。桂林市衛生監督所四科湯科長告訴記者,桂林地質是巖溶結構,含鈣量自然比其他地方要高,因此煮沸騰后會有水垢。但水只要煮沸騰后沉淀,含鈣量自然就低了,對身體不會造成不良影響。(蔣曉梅)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48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