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與健康 » 正文

    上海地下加工點“秘制”泔腳油做食用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30  來源:新民晚報  瀏覽次數:343
    核心提示:沒有環保措施,沒有經營資質,搭起簡易加工設備,擅自加工用途可疑的泔腳油,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昨晚,記者根據讀者朱先生給本報962288熱線來電提供的線索,來到浦東新區龍溝村一地下加工點探個究竟。 刺鼻酸臭撲面而來 晚上8時,記者在龍溝村王家浜旁邊一大片棚

      沒有環保措施,沒有經營資質,搭起簡易加工設備,擅自加工用途可疑的泔腳油,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昨晚,記者根據讀者朱先生給本報962288熱線來電提供的線索,來到浦東新區龍溝村一地下加工點探個究竟。

      刺鼻酸臭撲面而來

      晚上8時,記者在龍溝村王家浜旁邊一大片棚戶中,找到了這個加工點。只見門口放著6只1米多高的汽油桶,里面裝滿了黃白色的糊狀物體,其間隱約可見肉塊、飯粒等變質食物。一中年婦女正在加熱一個汽油桶,熬制的糊狀物體不斷翻滾,刺鼻的酸臭味撲面而來。

     

      “這是熬啥呀?”聽到記者詢問,埋頭操作的中年婦女慌忙抬起頭來,十分警惕地向四周張望了一番,“沒什么,隨便玩玩。”她敷衍道。“我是開飯店的,想搞一些食用油。”記者假裝要看貨。“陌生人我們不接待!你到底是誰?這些泔腳油提煉后是要做化妝品的……”中年婦女停止了動作。附近居民透露,這個加工點專門提煉泔腳油,幾乎每天都有人去外面淘泔腳。這些人“土法”提煉后,再把油運出去。“他們煉油總是偷偷摸摸的,盡量避人耳目。”一位居民極小聲地告訴記者,“經常能看見附近小河河面上漂滿了油污。”

      今年夏天沒開過窗

      居民們說,這個加工點每次熬油的時候,總是惡臭熏天、污水橫流,附近蚊蠅肆虐,居民都不敢開窗。“今年夏天,我沒開過一天窗。”一位姓周的居民無奈地說,自從這個加工點開始提煉泔腳油后,他們衣服晾到外面,不到半天就變得油膩膩的。“這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啊?”

      附近住戶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車來將泔腳油運走。加工點對外的統一口徑是,泔腳油加工后是去做化妝品的。附近居民認為,“這種沒有資質的加工點應該取締。”

      【相關鏈接】

      泔腳油,就是從吃剩的飯菜中提煉出來的油。按規定,泔腳油可回收后利用,一是加工為機械設備潤滑油,二是作為制作蠟燭或肥皂的原材料。泔腳油提煉成“食用油”,含各類毒素,尤其是黃曲霉素,為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對人體存在嚴重危害。(見習記者 屠仕超 記者 王勤儉)

     

     
    關鍵詞: 上海 食用油
    [ 網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