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圖庫 » 植物學圖庫 » 正文

    稻褐飛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17
    核心提示:稻褐飛虱成、若蟲識別要點從為害部位及表現癥狀識別: 成、若蟲群集于稻叢下部刺吸汁液;雌蟲產卵時,用產卵器刺破葉鞘和葉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E判刮锍T庵旅咕?躺??跋燜?竟夂獻饔茫?現氐牡局旮煽蕁K壯潑按?⑼付セ蛩?ΑQ現厥笨帕N奘鍘?發生規律:

      稻褐飛虱成、若蟲識別要點從為害部位及表現癥狀識別:
      成、若蟲群集于稻叢下部刺吸汁液;雌蟲產卵時,用產卵器刺破葉鞘和葉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嚴重的稻株干枯。俗稱“冒穿”、“透頂”或“塌圈”。嚴重時顆粒無收。

      

     

      發生規律:
      (1)形態特征簡述:長翅型成蟲體長4-5mm,體黃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上具明顯的3條凸起縱線。短翅型體長3.5-4mm,與長翅型相似,但翅短,長度不達腹部末端。 
      (2)生活習性簡述:長翅型成蟲為遷移型,短翅型成蟲為居留型。春、夏兩季自南向北遷飛,秋季則從北向南回遷。水稻生長后期,大量產生長翅型成蟲并遷出,1-3齡是翅型分化的關鍵時期。褐飛虱遷入的季節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遷入時易大發生,田間陰濕,生產上偏施、過施氮肥,稻苗濃綠,密度大及長期灌深水,利其繁殖,受害重。

      為害癥狀:
      雌蟲產卵時,用產卵器刺破葉鞘和葉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嚴重的稻株干枯。俗稱"冒穿"、"透頂"或"塌圈"。嚴重時顆粒無收。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水、肥管理,防止后期貪青徒長,適當烤田,降低田間濕度,惡化白背飛虱生存環境。
      2、保護利用天敵。如保護青蛙、稻田放鴨,以及利用稻飛虱寄生性天敵黑肩綠肓蝽、蜘蛛、步行蟲等,當蛛虱比達1:4-5(早稻)或1:8-9(晚稻)時就可不用藥防治。
      3、在若蟲孵化高峰至2-3齡若蟲發生盛期,選用下列藥劑之一按說明書規定用法用量用藥:
      (1)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
      (2)25%撲虱靈可濕性劑;
      (3)10%吡蟲靈或含吡蟲靈之混配制劑:如大功臣、金大地、一遍凈、蚜虱凈等等。

     
    關鍵詞: 水稻
    [ 網刊訂閱 ]  [ 食品圖庫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圖庫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15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