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圖庫 » 生理學圖片 » 正文

    并殖吸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6-29
    核心提示:并殖吸蟲

     

        并殖吸蟲病(paragonimiasis)也稱肺吸蟲病,其病原為復殖目,并殖科,并殖屬(Paragonimus)的衛(wèi)氏并殖吸蟲(Paragonimus westermani),主要感染犬、貓、人及多種野生動物,寄生部位為肺臟。我國已有18個省、市、自治區(qū)有報道,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

        病原 蟲體呈深紅色,肥厚,卵圓形,體表有小棘,大小為7.5~16mm×4~8mm,厚3.5~5.Omm。腹面扁平,背面隆起。口、腹吸盤大小相似,口吸盤位于蟲體前端,腹吸盤位于蟲體中橫線稍前。兩條腸管形成3~4個彎曲,終于蟲體末端。睪丸2個,分5~6枝,并列于蟲體后1/3處。卵巢分5~6葉,位于睪丸之前。卵黃腺很發(fā)達,分布于蟲體兩側。子宮內充滿蟲卵,與卵巢的位置相對。蟲卵呈金黃色,橢圓形,不太對稱,大小為75~118μm×48~67μm。

        生活史  發(fā)育需2個中間宿主。第1中間宿主為淡水螺,第2中間宿主為甲殼類。成蟲在肺部的包囊內產卵,沿氣管系統(tǒng)人口腔,咽下后隨糞便排出體外。在外界環(huán)境中,毛蚴孵出。毛蚴鉆入第1中間宿主體內發(fā)育至尾蚴階段。尾蚴離開螺體進入第2中間宿主體內變?yōu)槟因省H⒇埣叭顺缘胶因实牡?中間宿主,如溪蟹和喇蛄后,囊蚴在腸內破囊而出,進入腹腔,在臟器間移行竄擾后穿過膈肌進入胸腔,經(jīng)肺膜人肺臟。蟲體在體內可活5~6年。因有到處竄擾的習性,還常侵入肌肉、腦及脊髓等處。

        致病機理  蟲體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移行所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代謝產物所導致的免疫病理反應。移行的幼蟲可以引起腹膜炎、胸膜炎和肌炎。成蟲在肺部寄生時,由于蟲體的刺激和蟲卵所引起的免疫反應,可導致小支氣管炎和增生性肺炎。

        癥狀  患貓和犬表現(xiàn)精神不振、陣發(fā)性咳嗽、呼吸困難等。竄擾于腹壁時可引起腹瀉與腹痛。寄生于腦部及脊髓時可引起神經(jīng)癥狀。

        診斷  根據(jù)糞檢或痰檢蟲卵或剖檢發(fā)現(xiàn)蟲體進行診斷。間接血凝試驗和ELISA也可作為輔助診斷。

        治療
    (1)吡喹酮:每千克體重3~1Omg,1次口服。
    (2)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15~25mg,口服,1次/d,連用6~12d。
    (3)苯硫咪唑:每千克體重50~100mg,2次/d,口服,連用14d。
    (4)硝氯酚:每千克體重1mg,1次/d,口服,連用3d。
    (5)硫雙二氯酚:每千克體重100mg,口服,1次/d,連用7d。
     
    關鍵詞: 并殖吸蟲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圖庫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圖庫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0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