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圖庫 » 中草藥圖庫 » 中藥圖譜4 » 正文

    根類—白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8-31
    核心提示: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英) White Peony Root 別名 杭芍、毫芍、川芍。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葉互生,有長柄;莖下部葉為2回三出羽狀復葉,枝端為單葉;小葉狹卵形、披針形或橢圓形,邊緣具

     

    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英) White Peony Root

     

    別名 杭芍、毫芍、川芍。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葉互生,有長柄;莖下部葉為2回三出羽狀復葉,枝端為單葉;小葉狹卵形、披針形或橢圓形,邊緣具軟骨質小齒。花頂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紅色;花瓣6~9,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雄蕊多數;心皮4~5,無毛或密被白毛,骨突果卵形,先端外彎成鉤狀。花期6月,果期8~9月。

     

    多栽培。主產浙江、四川、安徽。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及細根,水煮,除去外皮,曬干。

     

    性狀 根圓柱形,兩端平截,長5~8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氣微,味微苦、酸。

     

    化學成分 根含芍藥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藥甙(oxypaeoniflorin)、芍藥內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藥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藥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蘿卜甙及多種鞣質類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 網刊訂閱 ]  [ 食品圖庫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圖庫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8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9 M